PCB酸性镀镍溶液杂质的分析与判断
(1) 镀镍是插头镀金的底层具有较高的耐磨性,是印制电路板电镀镀种之一。由于添加剂的杂质及电镀过程所带来的外来杂质的影响,直接影响镀层质量。
1 铜 0.04 电解处理
2 锌 0.05 电解处理
3 铅 0.002 电解处理
4 铝 0.06 调高PH
5 六价格 0.01 调高PH
6 **杂质 活性炭处理
(2) 排除的具体操作:
A、 电解处理方法:通常采用电流密度,阳极为瓦楞形,目的 是增加阴极面积。处理杂质铜、铅及含硫**添加剂选择、处理时间30分钟;铁、锌杂质采用电解处理。
B、 采用提高PH方法:首先将镀液转移到备用槽内,加入适量的碳酸镍将PH调到,并加入双氧水(30%),搅拌2个小时后过滤,再将镀液转到镀槽内,调整PH值到较佳范围,然后进行小电流处理,直到镀出合格的产品。
C、 **杂质处理方法:按照上述提高PH值前在备用槽内加活性炭,然后加碳酸镍和双氧水,搅拌2小时后过滤,再移到镀槽内,调整PH值并进行小电流电解处理,直到镀出合格的产品。
绿颜色是阻焊油墨,主要成分是树脂、滑石粉及颜料,目前市场上比较**的主要有日本太阳taiyo、闽台南亚树脂、闽台长兴化工、闽台永胜泰油墨等,价格一般在60~120元/公斤;当然还有其它颜色的,如红色、黄色、黑色等等,绿色是用得较广的。
关于这个问题(电路板为什么大部分都是绿色的?)的答案,有以下几种说法:
观点1、一般来说整个电子的板级产品都要经过制板以及帖片过程,在制板过程中有几道工序是要经过黄光室的,绿色在黄光室的视觉效果要好一些,但这不是主要的。
在SMT焊接的时候,要经过上锡和帖片以及最后的AOI校验,这些过程都学要光学定位校准的,有绿色的底色对仪器的识别效果好一些。
观点2、常见的有红黄绿蓝黑,由于工艺的问题,很多线条的检验还是依赖工人用眼睛看的(当然现在大都使用飞针测试了)。打着强光眼睛不停地看板子,这可是个很累人的工作哦,绿色相对来说较不伤眼睛,所以大都采用绿色。
观点3、蓝色和黑色是因为分别掺了钴和碳,具有一定的导电性,所以有短路的风险。绿色的PCB比较环保,高温环境下使用时不会释放有毒气体。
观点4、大约从07年开始,人们开始注意起PCB板的颜色了,主要是因为华硕、微星这些*大厂的高端板型都采用了黑色的PCB板色设计,于是人们慢慢地认为PCB颜色是黑色就一定是高端。而在此之后,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采用黑色PCB涂层——可以说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原因造成了如此莫名其妙的现象。从来没有人说过PCB颜色是黑色就代表主板的质量就一定好,这完全是由于*品牌用黑色来标识产品定位而带来的产品误导。诚然,黑色PCB的确是能够彰显自身的技术实力,因为黑色PCB是较不容易看清走线的,因此无论设计还是售后都会遭受到**的成本压力,而技术实力强的板卡厂商采用黑色PCB色调也并不是因为黑色的就能够提升主板性能,从理性分析的角度也知道单凭颜色也不可能提升板卡的性能。